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夯实司法作风 提升法院工作执行力
  发布时间:2021-10-29 16:33:08 打印 字号: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民法院如何努力打造出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必须在狠抓落实的执行力上花巧力、下苦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民法院如何努力打造出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必须在狠抓落实的执行力上花巧力、下苦功。抓什么,怎么抓,矛盾如何应对,活力如何激发,这既是现实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一、要始终保持更高的政治站位,确保执行力的正确性。

纵观党的历史,时代在变、挑战在变,但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把党性原则贯穿于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却始终没有变,这就是执行力的核心所在。执行力正是对党性修养的一场检验,今年年初,一张网友根据各地通报统计的疫情期间因公殉职人数党员占比图广为流传,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有53人在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其中党员占92.5%。这个隐藏在中国执行力背后的数字,正是最无声而又最振聋发聩的“党性”。人民法院也在“党性”引领下,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着战时状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两手硬、两战赢”工作,依法从严从快审理涉疫情案件,出台了一系列涉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法律关系的指导文件,维护着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务实高效的执行力,需要过硬的能力素质。毛泽东说,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就是本领恐慌。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依然值得警醒。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法官能力提升等工作,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增强人民法院队伍的核心战斗力。面对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破解执行难、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到诉源治理等种种挑战,人民法院要善于、敢于带着问题、带着使命、带着人民期待去磨炼过硬的能力,去开拓法治蓝图,如此方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一个人、一个集体执行力的提升,离不开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朗。人民法院应当从规范决定重大事项规则入手,从落实落细从严治院入手,从五湖四海选贤任能入手,精心涵养山明水秀的政治好环境,也正是为了“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二、要始终树立鲜明的政治导向,激发执行的主动性。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妇孺皆知,除了主观上的互相推诿,缺乏合理的分工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提升执行力,干部是关键,制度是保障。要以正确导向和制度来激发干警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执行、高质量完成。一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执行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人民法院应当坚持刀刃向内,将阶段工作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深入查找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积极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二是要以激励为引擎点燃执行的热情。赏以树信,罚以树威。通用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曾说,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立足于法院工作,也应着眼于用总结强化工作效果,用考核激发执行热情,在法院内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三是要以容错为缓冲鼓励执行的探索。列宁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犯错误在所难免。要避免“求全责备”等做法,让锐意进取者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敢落实、真落实、善落实,敢执行、真执行、善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始终夯实工作作风,增强执行的坚定性。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务实的工作作风中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司法体制改革攻城拔寨,智能化建设稳扎稳打,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部署在政法工作中的落实落地,也是一代代法院人滚石爬坡、不懈探索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成绩。

执行力,看的是担当的肩膀多硬多强。今天的中国法治,身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交汇处,一些领域开始进入没有先行者的“无人区”,尤其是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内部。一把手不能总想着左右逢源、四平八稳,面对“吐槽”和质疑,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就要带领着大家敢于为执行者撑腰,敢于坚决大胆地推进。执行力,比的是“深潜”的定力多实多细。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都是难啃的骨头,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推进既要有披荆斩棘的冲劲,也要有“绣花功夫”的定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确保各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执行力,拼的是创新的格局多大多准。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找准上级决策部署与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人民法院要立足审判实践,融汇地域文化,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开创更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特色的、百花齐放的法治品牌。

四、要始终坚定非凡决心,提升执行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抓落实”形象地比喻为“钉钉子”:“钉子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会牢固。”可见,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须要有燕子垒窝、蚂蚁啃骨的劲头狠抓落实。

抓落实,就是要大视野对标。人民法院各项工作要始终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谋划部署推进,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神圣职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抓落实,就要全方位协调。法治工作不是走独木桥,需要的是发挥好审判职能,统筹推进,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需要的是协调内外、综合各方运用好过程管控、目标考评、示范引领等方法举措,从而不断提升工作的质和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抓落实,就要全过程监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抓工作“四个实”其中一点就是“督查验收要实,做到制度实、规则实、监督实。”在重点工作的推进中,要始终以制度促落实,以定目标、定人员、定标准、定考核的工作机制促进度、疏难点堵点,确保各项部署不空转、不打滑。


 
责任编辑:李梓萍